欢迎访问扬灵官方网站!
联系电话:021-80158802(上海地区)
欢迎访问扬灵官方网站!
联系电话:021-80158802(上海地区)
人际交往障碍是特殊儿童发展障碍的主要表现,是对特殊儿童生存能力的更为实质的影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动机障碍、行为障碍、自我意识障碍,之后集中反映为特殊儿童的交往障碍。也就是说,训练孩子学着交往,摆脱其交往障碍,需要从语言、行为、动机、情绪、自我意识等方面的训练入手,而任何的那些训练,终极目标基本都是为了提升 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以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说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当做终极指标,来评判康复训练的效果。社会生活自理、社会生活自立这二种水平的康复目标,各自体现了特殊儿童对社会适应的不同水平。人际交往是人和人之间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场合,借助语言媒介完成的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完成交往有好几个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媒介、场合、内容、规则。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质便是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理解和把握的能力,便是在交往场景中对这几个要素的统合能力。
学着人际交往,需要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孩子需要有交往的动机
需要理解交往的意义,有交往的兴趣,在交往中取得过积极的强化,这个是最重要的。孩子不知道为何交往,或是孩子不用交往就可以达到自己的任何需要,交往的结果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强化作用,孩子从来没有从交往中得到过愉快体验,因此交往动机就无法建立。举个例子,诱发交往动机:烈日当空,孩子在路上行走,焦渴使他产生了喝水的需要。如何才能取得水呢?去商店可以取得水。这就是喝水的需要诱发水的动机。
2、孩子必须具备社会思维能力
可以理解交往规则。举个例子,理解交往规则:水需要付钱,是因为水是别人的,取得别人的东西需要交换,没有钱就不能到别人的水,这个是规则。
3、孩子有自我认知
知道“我”和别人的关系。孩子还需要可以摆脱自我中心,学着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举个例子,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假如“我”不说话,别人是不能知道“我”要水的,“我”需要让他人知道“我”的需求。
4、孩子可以运用交往工具——语言进行沟通。
举个例子,运用语言:说出“我”的需求。孩子有控制能力,能一定水平地完成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举个例子,控制和调节:要水的人很多,需要等待,不能着急发脾气,不能有环境不允许的行为,不然,有可能无法得到“我”要的水。
上面便是以喝水为例简单归纳一下特殊儿童学着人际交往的几大难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以上述内容为入手点,慢慢锻炼孩子 的人际交往能力。